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轉眼間,又有一批學員即將畢業了。4月4日上午,犀靈為學員們舉辦一次畢業典禮,并贈予機器人技術書籍作為紀念品,希望他們在往后的日子里也能不忘學習。
馬總:學會管理時間,不斷學習
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并不止步于學校,馬總從學習和工作的角度,向大家分享了離開學校之后,如何繼續不斷提升自己:
“凡是獲得成功的人,都是十分努力的,而且對時間管理得非常嚴格,像王健林、李嘉誠、馬化騰等等,他們的工作時間一般都達到十幾個小時,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率的事,所以這些人可以取得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可能有很多人對于未來,對于工作都會有一些焦慮,擔心自己不能做好,怕自己學不會,其實,有這么一句話我是非常認同的:“開始做,是緩解焦慮的良藥”,這句話也送給大家。你們即將進入企業工作了,希望你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不斷地鞭策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謝老師:在工作中,要成為問題的解決者。
專業課謝老師,則以自己在自動化行業十余年的工作經驗,來為大家分析,這個行業到底需要技術人才具備什么樣的素質,讓學員們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前,清楚自己未來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在自動化行業中,總會碰到很多臨時的故障問題等等,你們要努力成為公司的問題解決者,當然,這也是無論在什么崗位都應該有的一種使命感,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自己,同時你也能獲得一種榮譽感。如果你沒有這個信心應對各種問題的話,那么你很難在這個行業里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千萬不要想著在企業里混日子,因為技術這種東西容不得你混日子,時間久了,你的技術也會大打折扣,只有保持著一種不斷學習的心態,才能跟得上技術發展的腳步,不被淘汰。”
老師們的一聲教導,可能改變學員一生,無論在知識技術上,還是在職業發展上,都可能給學員們帶來莫大的啟發。說到這一點,第13期的陳同學感慨頗多,上臺為同學們分享了他的畢業感言。
陳同學:是犀靈,讓我找到了職業方向
“說句掏心窩的話,我很感謝犀靈,我是抱著一種看看能不能幫到自己找到就業方向的心態過來了,體驗課那一個星期對我的幫助是巨大的,并不是說在這一個星期我有學到很多知識,而是它讓我看到了一條路!就好像身處分叉路口的時候,前方有多條被大霧阻擋視野的路,突然有一道光照在了其中一條路上,你看清了這一條路的上的一段風景,感覺還挺喜歡這條路的風景的的,而犀靈就是這樣,在那一個星期的體驗中,他讓我看清了這條路。”
每逢畢業,老師與學員們總有很多不舍,回想起過去兩個多月的學習時光,總是彌足珍惜。在畢業典禮上,老師以視頻的形式記錄了同學們在犀靈的點滴片刻,看著曾經一起認真學習同學們,看著老師們曾經諄諄教導的身影,學員們都感慨頗多,想念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學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時光。
為了給畢業班學員們留下一點念想,犀靈決定贈送每位學員一本技術書籍,希望他們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繼續不斷學習,增進技術,成為工業機器人行業里頂尖的技術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