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于整個中國機器人市場來說是比較低迷的一年,第一季度多家機器人企業銷量不達預期。作為國產機器人企業的“老大哥”沈陽新松步伐穩健,第一季度財報披露,業績攀升,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在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主論壇上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鄒風山分享了新松機器人技術裝備的創新發展以及新松最新的戰略部署。
今日,新松第一季度財報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091.6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744.7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營性損益后的凈利潤6,720.1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35%
新松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保持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依托豐富的客戶資源,帶動新產品的市場投放和推廣。公司把握行業發展趨勢,鞏固與原有客戶群的長期合作,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形成客戶行業應用的普及化,此外公司加大力度搶占新興市場的發展制高點,增加公司業務新的增長點。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鄒風山在2019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論壇主論壇上給我們分享了“新松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機器人技術發展的趨勢
生產模式智能化。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的機器人技術是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以及裝備技術的結合。重要的是,它要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執行技術來實現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制造裝備的智能化。
除了生產模式的智能化,還要實現信息傳遞的網絡化。設備需要跟移動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輸送軌道、調度管理系統、立體倉庫系統相連,實現信息傳遞的網絡化。
智能倉儲的自動化。通過智能倉儲實現物料的自動化管理,包括自動的輸送,自動的搬運,來實現物料管理的全自動化。
實現物料管理的自動化以后,還要通過管理機器人做物料輸送的智能化,進而高效率的完成物料的輸送。
最后還要實現制造工藝的機器人化。不僅要把機器人的實戰工藝進一步提升,同樣還要把原先由人來完成的工藝轉為機器人來做。
因此,從智能化、倉儲的自動化、運輸的自動化、制造工藝的機器人化來講,整個智能制造對于機器人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包括了客戶定制化的需求,針對這種變化,來做出決策。這就需要機器人擁有視覺感知系統,二維視覺、三維視覺、追蹤、檢查功能等等。
隨著技術發展,下一步通過分布式的傳感式機器人,實現更多智能化的處理。多機器人的協作、多機器人的安全、運行數據的采集、環境數據采集、預側維護,最后進行云端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所以未來機器人發展分三層結構,最下面是智能設備,中間是邊緣計算層,最后云端完成大數據的分析。
新松機器人在制造智能方面的實踐活動
新松機器人智能制造的整體解決方案是一個分層次的結構。最后下面是是執行層及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設備,上面是控制層,網絡層、系統層、管理層。在這個解決方案中,設備包括了的工業機器人產品,涵蓋了從3公斤到500公斤的系列產品,實現在點焊、弧焊、打磨、拋光領域等等行業。
還有面向客戶定制的特種機器人。基于這些機器人產品,有智能物流的智能裝備、搬運、分撿等等系統。通過智能物流,智能的生產線,來滿足整個系統和生產線的需求。
倉儲方面建立了機器人物料的立體倉庫,物料輸送采用移動機器人。在生產裝配單元采用了新松自產工業機器人。
新松現在做的機器人系統,是滿足智能制造需求的集成系統,它包括了現在提供的虛擬仿真系統等等。中國這幾年的積累面向各行各業,形成了包括點焊、切割等等方面作業的專家工具包,通過這個專家工具包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今天的新松機器人,通過可靠性考驗,使用企業的認證,基于以上介紹的這些裝備,以及智能制造系統,搭建了一個機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統,通過這個系統進行機器人的裝配,然后調試和生產。
新松在機器人產業方面一些新的布局
第一方面是半導體行業。去年新松收購了一家韓國的半導體公司,再結合新松的基礎設備,可以為整個工廠實現機器人的自動傳輸和機械手傳輸的工作。
第二個方向是協作機器人,作為現在比較火的一個方向,新松也做了很多布局,主要涵蓋了在5公斤3公斤的協作機器人,還開發了雙臂協作機器人。目前都在市場推廣應用階段。
最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是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護理和康復的醫療康復機器人,包括護理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協助行走機器人。
最后鄒院長我i王通過機器人技術,和AI、大數據結合,和各位同行共同推動整個機器人的發展,建立一個新的機器人生產線。